今年以来,大唐技经院以“抓大项目、大抓项目”为工作重心,以项目评审咨询指导项目单位有效投资,推动集团公司系统传统清洁能源大项目审查各环节提速增效,助力集团公司重大能源项目高质量发展。
提早谋划,强化开局意识大唐技经院作为集团公司全产业项目技术经济论证、工程咨询服务机构,强化“开局就是决战”意识,按照集团公司年度开工投产目标,分解制定具体工作计划,优化项目评审机制,加快项目前期论证,全力支持项目实现各阶段的任务目标,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优质的方案指标。针对集团公司项目开工及重大调整(变更)等事项批复权限下放,及时对接分子公司,调整优化工作流程,确保权限下放标准不降,促进高质量投资;对于投产容量大的项目,直接划入重点项目清单,设定“快审”通道,能早尽早安排审查;加强与业主单位协调,采用设立项目单位工作代表方式畅通沟通渠道,聚焦制约项目建设的内外部条件,共同探讨破解对策,合力推进项目按期开工建设。
“年初有五个项目比较集中,我们谋划开展了集中力量打大会战”,工程咨询一部主任胡红伟介绍说,评审的项目分布在不同的省份,不同的设计单位工作方式、方案风格有所差异。为确保高质高效完成评审任务,综合评审部积极作为,抽出专业骨干与工程咨询一部协同组建内部专家团队,在此基础上,全力邀请头部设计单位,实施穿插评审策略,发挥专家优势,从不同角度为项目建言献策。
精心投入,集中精锐力量哈一热项目初设评审是涉及黑龙江、吉林、江西、浙江、江苏等省五个重大传统清洁能源项目的第一个。启动会上,技经院结合初设的阶段性要求,明确将精心投入专业力量,坚持全过程优化设计,注重增量做优,对各专业做好细致审查。同时,要求各项目单位要落实新一代煤电要求及集团公司提出的智慧工程系统,在初步设计方案中对灵活调节、宽负荷高效、清洁降碳、智能运行等技术进行全盘考虑和落实,为后续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精益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评审现场,一沓沓报告被摊开,一张张专业图纸被展开,由外聘专家、内审专家和设计编制单位、项目技经人员组成的热机、热控、电气、化学、土建等不同专业小组按照专业领域和不同分工,各司其职,对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进行全方位的审查,其间不时穿插着专业上的讨论,记录员认真登记。
项目单位非常珍视这一关键阶段的审查,他们在接受自身项目评审的同时,还可以旁听、了解兄弟单位同类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系统对比。与会专家解释,评审过程添加了新内容,含盖了新一代煤电技术的应用,每一个项目单位都想彼此了解学习。同时,评审团队非常重视同类型项目和项目之间的经济指标对标,力争每个项目结合实际能够达到新一代煤电技术标准。
科学安排,盯紧技经指标整个3月份,凭着深厚的咨询工作经验和强大的专家力量,通过5次项目初步设计评审“战役”,实现了预定的任务目标,胜利完成了此次“大会战”。在工程咨询一部主任胡红伟看来,初设报告的审查是项目开工前的关键环节,“我们在评审环节安排上,每个项目均是按照预审研讨——会议评审——总结复盘三阶段的工作步骤进行。”每个项目通常会用2天的时间完成预审研讨工作,做到“问题提前分析,重点会前明确,会后总结提升”。
负责长春二热退城进郊项目和哈一热项目的孙春晖对这两个项目介入较早,他介绍说,项目的创新点更多聚焦在新型电力系统条件下低负荷的表现上,最低稳燃负荷控制在19%THA。“长春二热的项目在稳定负荷上推行大小磨策略,在变动负荷过程中切换大小磨来对应锅炉燃烧。”这有利于机组低负荷稳燃。
负责江西抚州项目和浙江头门港项目的刘建生,在谈及项目的创新点时介绍说,两个项目各有不同。“抚州项目采用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化学链燃烧装置,从源头实现二氧化碳一步分离,纯度高达95%,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化学链技术,目前国内还没有投入运营的发电机组,集团公司走在了电力行业前列。”“浙江头门港项目突出在采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复合利用技术,锅炉效率降低0.3%,可降低热耗约87.5kJ/kWh”。除了这些创新点外,集中审查的这几个项目都在借助绿电,做生态深度融合,通过建设光伏走廊、光伏捕碳项目,共同打造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利用系统,实现工业与生态和谐统一的新一代煤电示范项目。
审查除了技术优化,更重要的体现在投资上的优化。姜东红负责造价审核,她说出了自己对工程的理解:“投资费用有增有减,不是说所有的优化都是降低或减少费用,而是通过最优的评审手段,保证投资概算准确性与合理性,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对于项目而言,通过对设计概算的系统审查,进一步增强项目投资的可靠性和可控性,更加准确反映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有助于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投资管理和成本控制,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
资源倾斜,增添评审活力按照今年技经院提出的“一条主线、两个聚焦、三点发力和四个全面”工作思路,业务部门积极推动专业、人才等要素资源向重大项目评审咨询倾斜,精准有效做好专业要素的保障,加强协作配合,以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优质服务为项目评审提供数据支撑。
综合评审部、工程咨询一部作为负责传统清洁能源业务版块审查部门,结合各自分管的阶段性评审,制定提高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评审服务效率的具体措施,“依标依规、打破常规”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力促项目早评审,早立项、早投资、早开工、早见效。
同时,针对初审存在的问题,两个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议,解决难题,进一步提高评审服务效率,实现最快速度协同预审、上传系统第一时间审核、最优限度容缺正式审查,以深化“智能化、精准化、科学化”激发评审活力,推动集团公司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将评审流程由项目公司逐级上报经济评价系统,简化为项目单位直报系统 ,大大压缩了周期;对不影响审查的前置要件,采取最大程度的容缺受理,并以最快速度并联办理。”综合评审部经评咨询师、集团公司青年科技拔尖人才陈正浩介绍说,此次评审,在数智化赋能方面,技经院开发的经济性评价系统发挥的作用明显。加大人工智能应用,提高服务效率,提升项目审查质量,为更好为集团公司重大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发挥了强力作用。
此次集中评审,增强了评审团队对五个重大项目的全面理解和把握,通过同类型项目的经济指标对比,实现了方案优化,达到了科学评审预期目标,为未来开展集中、规模化评审,提供了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经验。
对集团公司项目单位而言,没有什么比拿到精准审慎的报告更能传递发展的信心,没有什么比项目早日开工更能激发员工的斗志。对于大唐技经院而言,做好重大项目的各个环节的审查,提供“公正独立、尽职尽责、精准审慎”的权威性报告意见,确保集团公司投资优质、科学,护航集团公司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全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更是当前的坚守与责任。(刘晓雷)
作者:
评论